花生,原名落花生,又名長生果、泥豆,是我國重 要的油料作物之一,產區主要分布于山東、河北、河 南等省份。除小部分出口、留作種用及其他用途 外,花生最主要的用途是食用和油用。油用花生 一般經由壓榨或溶劑浸出制取花生油并得到副產物花生餅或粕。
花生子葉外包裹著一層紅衣,紅衣中含有特效 止血功效的維生素 K、預防心腦血管疾病的白藜蘆 醇以及紅色素、原花色素等活性物質。紅衣 含油 17% 左右,從紅衣中分離出的油的底部白色蠟 狀沉淀含有用于美白和健肌的長鏈飽和脂肪酸。 然而,在生產中大量紅衣隨著餅粕作為飼料,造成資 源的浪費。脫除紅衣將其與花生子葉分開加工利 用,理論上可以提高花生籽粒的綜合利用價值和經濟效益。
原料花生購于農貿市場,挑選籽粒飽滿的花生, 備用。 異丙醇、乙醚、95% 乙醇、氫氧化鉀、三氯甲烷、 冰乙酸、硫代硫酸鈉、甲醇、硫酸氫鈉均為分析純; 異 辛烷、異丙醇、丙酮均為色譜純。
DHG - 9076A 型電熱鼓風干燥箱( 上海精宏實驗設備有限公司) ,CBR - 101 咖啡豆烘焙機( 韓國 Gene cafe 公司) ,JSP - 100 型高速多功能粉碎機( 永康市金穗機械制造廠) ,KQ5200DE 數控超聲波清洗 器( 昆山市超聲儀器有限公司) ,RE - 52AA 旋轉蒸 發儀( 上海亞榮生化儀器廠) ,7890B 氣相色譜儀 ( 美國 Agilent 公司) ,1100 高效液相色譜儀( 美國 Agilent 公司) 。
花生在 80 ℃ 烘箱中干燥至紅衣易于脫除。稱 取包裹紅衣的花生 18 份,脫除紅衣的花生 9 份,每 份約 200 g。將上述 27 份花生按照以下 3 種不同的方式進行加工處理: 包裹紅衣的花生直接焙炒 ( 9 份) ,包裹紅衣的花生先焙炒后脫除紅衣( 9 份) , 先脫除花生的紅衣后焙炒( 9 份) 。花生的焙炒條件 為分別在 160、180、200 ℃下焙炒 10、20、30 min。焙 炒完畢后迅速冷卻,冷凍儲存備用。
將花生自冷凍環境中取出,平衡至室溫,磨粉后 置于錐形瓶中,向錐形瓶中加入 300 mL 石油醚,超 聲 25 min,靜置片刻后離心取上清液,沉淀重復上述 操作 1 次,收集 2 次上清液,在 40 ℃ 下加熱旋蒸去 除溶劑,得到花生毛油,保存于 4 ℃環境中備用。
參照 GB 5009. 229—2016《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中酸價的測定》進行酸價的測定。
參照 GB 5009. 227—2016《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中過氧化值的測定》進行過氧化值的測定。
參照 GB 5009. 168—2016《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中脂肪酸的測定》和 GB 5009. 257—2016《食品 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中反式脂肪酸的測定》進行脂肪 酸和反式脂肪酸的測定。
稱取 0. 5 g 花生毛油于 10 mL 容量瓶中,加入 異丙醇溶解并定容,經 0. 2 μm 尼龍過濾膜過濾后 進行高效液相色譜分析。高效液相色譜條件: Symmetry 300TM C18 色 譜 柱 ( 4. 6 mm × 250 mm,5 μm) ,柱溫 35 ℃,流動相丙酮 - 乙腈( 體積比 1∶ 1) , 洗脫時間 40 min,流速 1. 5 mL /min,進樣量 10 μL, 示差折光檢測器溫度 35 ℃。
不同加工處理方式的花生及提取的花生毛油 的感官變化( 見圖 1)
由圖 1 可見,3 種不同的花生加工處理方式均 呈現出隨焙炒溫度的升高和焙炒時間的延長,花生 和花生毛油的外觀顏色呈逐漸加深的趨勢。其中在 200 ℃下焙炒的花生和相應提取的花生毛油的顏色 變化最為顯著。花生紅衣紅色素和原花色素易溶于 水、乙醇等溶劑,不溶于氯仿、石油醚等非極性溶 劑。因此,包裹紅衣花生提取的毛油與其他兩種 脫除紅衣提取的毛油相比,顏色沒有明顯變化。
以是否脫除紅衣,改變脫除紅衣和焙炒的先后 順序,不同焙炒溫度( 160、180、200 ℃ ) ,不同焙炒時 間( 10、20、30 min) 作為變量對花生進行加工處理并 超聲輔助溶劑提取花生毛油。3 種不同加工方式 ( 包裹紅衣焙炒,焙炒后脫除紅衣,脫除紅衣后焙 炒) 處理的花生,所提取的花生毛油顏色均隨著焙 炒溫度的升高、焙炒時間的延長而逐漸加深。以石 油醚作為提取溶劑,花生紅衣對花生油的色澤未造 成影響。